

全运会马拉松的硝烟刚消散,南京马拉松的战火再次重燃。尽管有丁常琴、王敏这样被大众熟知的贵州名将,也有朱卿、黄菲这样的大众精英联袂出战,但南京的风头,完全被一位新鲜面孔所抢占,那就是在这条六朝古都的赛道上,完成自己首马挑战的女选手郑小倩。
首马,2:29:07,29岁的郑小倩交出的成绩单相当亮眼。这个成绩,让她问鼎2025年南京马拉松国内女子第一,也顺势带走国内第一的10万元奖金。
两周前刚在北马全力跑完的丁常琴最终以2:33:16拿下亚军,她在赛后表示比起年轻人自己的恢复能力确实要慢一些;而连续参赛的朱卿则以2:34:44的成绩拿到南马国内女子第三;杭州著名跑圈姐妹花中的妹妹唐晓芳则再次PB,以2:35:25的完赛成绩成为国内第四名。
从金标赛事—南马国内站台女选手的成绩来看,想在大马站台,对国内大众女选手来说,只会愈加不容易。

去年南京马拉松请来李芷萱、白丽、李丹等一众体制内高手出战。最终李芷萱以226的成绩斩获国内冠军,也打破了赛会纪录。一般情况而言,在国内众多马拉松比赛中,如果有体制内选手出战,大众精英选手想站台,也就需要点“运气”。

一年后,南京马拉松和四年一届的全运会实现“背靠背”。一天前,体制内33位选手刚在深圳结束了她们全运会的第一项大考。再战南京自然是不现实的选择。
不过,马拉松赛道上,仍有不少从体制内退役或退出后仍在坚持的选手。因此,今年南马的女子精英集团迎来了曾经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丁常琴、王敏和李春霞三位选手。
与丁常琴、王敏等体制内“根正苗红”的马拉松选手不同,郑小倩出身于场地赛中长跑项目。在浙江队期间,她主攻1500米,并曾两次参加全运会。八年前的天津全运会上,用她自己的话说,那本是她竞技状态最佳的阶段,却意外与后方追赶的选手相撞,遗憾未能实现理想目标。四年前的西安全运会,她终于在1500米项目中夺得第三名。此后,郑小倩选择退役并攻读研究生,于2024年成为浙江化工大学的一名体育教师。也正是在这段时期,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尝试路跑赛事。

今天的南马天气略微有些热,起跑时气温为10度,随后气温便不断飙升,对参赛选手来说并不算很友好。尽管已为全马准备近一年时间,但郑小倩说,站上起跑线时的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没底。
过去一年里,郑小倩屡次试水10公里和半马。备战严谨的她在10公里PB跑到33分11秒、半马PB实现1小时12分56秒时,推算自己全马打开230,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。为了南京首马,在过去的三个假期里,她三上高原,今年更是在利用暑假时间在上面待足了80天,将自己的月跑量保持在500-600公里。
有备而来,是郑小倩备战全马时很明显的特征。她把在体制内训练的扎实功夫下在了自己的有氧耐力训练上。站上南马赛道时,她的学生,作为“私兔”全程陪伴,给她带来了很大帮助——比如刚出发时,看到第一集团选手离自己并不远时,她也“着急”试着追赶,但“私兔”选择让她稳住;而半程后,“私兔”也会不断提醒她调整深呼吸和节奏。


赛中的“稳住”与冲线的“如释重负”
最后3公里是郑小倩首马最艰难的时段。以前在场地赛都从来不呐喊的她在深感难以支撑的时候,也一度用“喊出来”的方式让自己“顶住”,并直至冲线。
因此,2025年的南马在天气不算绝佳的情况下,也在终点处见证了一位首马即打开230的女子高手。在出战南马前,郑小倩已获得国内某运动品牌的签约,这也见得,品牌对她未来马拉松成绩的突破持乐观态度。跑完南马的黄菲也感慨,首全马就229,实在未来可期。


严格意义来讲,打开230的郑小倩,不算新晋的“大众一姐”,因为她有过十余年体制内训练的背景。
如今在国内马拉松赛场上,从专业队退役后转战大众赛道的选手不在少数,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丁常琴、王敏和李春霞等人。当她们脱下专业队战袍,其扎实的基础训练往往使她们比大众选手更具竞争力。

起跑时,丁长琴、李春霞等选手
与郑小倩跑在一起
刚在十月登顶奖金王的黄菲也参加了今天的南马。她坦言自己出发后状态欠佳,索性调整战术,将后半程视为“一个半马强度的训练课”,目标只是“完成跑量”。最终,她在自己七周内的第七场全马中以2小时50分完赛。
结合近两年的训练观察与亲身体验,黄菲分享道,体制内出身的选手基础更为牢固。“首先是身体素质。她们在专业队接受了全面的力量训练,这能有效降低受伤风险,提升跑步经济性。而大众跑者的力量训练动作通常较为基础,一些高难度动作确实难以掌握。”
其次,她认为专业选手从小开始系统训练,速度能力突出,心肺功能与肌肉力量也更为出色。“有了专业的速度基础作支撑,后期只要堆够跑量,耐力便能迅速提升,成绩进步自然也更快。”
在本届南马中获得国内女子第三的朱卿也表示,赛前就知道郑小倩要参赛,二人曾在扬州半马有过交锋。不过朱卿认为,郑小倩的“出道”并未给她带来压力,因为在她的认知里,二人实力并不在同一水平线。“无论是冲刺速度还是绝对实力,我都与她们存在很大差距。”这也解释了为何专业队选手能在大众赛道中频频站台。

比赛中的朱卿(右一)
今年南马中初露锋芒的郑小倩,其实只是一个缩影。随着粤港澳全运会马拉松及后续场地赛事的结束,未来将会有更多像她一样拥有专业背景的选手涌入大众赛道,与业余跑者同场竞技。
但在朱卿看来,“体制内选手转战大众赛事”本身并未给她造成太大压力。她以自身为例解释道:“午夜性福利视频的年龄在增长,新人却不断涌现。越来越多的‘00后’涌入赛道,她们速度快、恢复快。我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。我即将年满30岁,迟早会面临因年龄、体力带来的成绩瓶颈。因此,压力并非单纯来自所谓的‘体制内选手’,而是源于整体的进步——关键在于谁进步得更多、更快。”

本条内容创作团队
作者:WR China Team
设计:小春
图片:赛事官方
投稿、应聘兼职作者,请联系
womenrunning@163.com









